新闻网讯 中央民族大学是党和国家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培养各民族干部和高级专门人才而创建的一所特色鲜明的高等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办民族高等教育的典范,学校始终传承红色基因初心不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工作方针,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己任,担当光荣使命坚定前行。
“十三五”期间,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加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各项改革建设事业导航定向,确保学校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行稳致远。
党建引领,擦亮红色办学底色
学校坚持政治立校,始终牢牢把握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确定了扎根中国大地“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绘就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管理强校、开放办校”五大战略和“三步走”建设蓝图,明确了七方面战略任务,为学校发展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中共中央民族大学第八次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学校党委坚持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党委常委会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论述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决策部署,形成制度安排和班子成员的行动自觉。学校领导班子做好“四个直接”,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班子成员落实“五个一”制度,坚持每学期至少听一次课、吃一次学生食堂、走访一次学生宿舍、参加一次学生支部活动、参加一次主题班会,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师生。
校党委书记张京泽走访学生宿舍
建立健全政治理论学习机制,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和师生的思想理论武装作为重要任务。校党委不断健全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学校发挥学科优势,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组建研究平台,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专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任务。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武装头脑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民大基地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术研讨会
三报一刊等重要媒体发表理论文章20余篇
守好阵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学校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对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学校加强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统筹管理,全面落实“一会一报”制度,严格校园媒体阵地管理和教师课堂教学管理,构建“3+1”校园新媒体工作格局,真正做到正音响、正声畅、正人亮、正气彰。
学校召开2018年新媒体工作年会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2019年主题教育中,学校牢牢抓住主线、始终聚焦主题,高站位谋划、高标准组织、高要求实施,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始终,推进主题教育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确保主题教育开展和各项重点工作“两促进、双丰收”。
校领导班子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会
有效组织,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学校坚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从严治党,在抓班子带队伍上下功夫,以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先锋严格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全校党员领导干部,为构建学校治理共同体凝聚各方力量。
加强班子建设,提升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的领导力。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要求,坚持做到讲政治、守规矩,抓学习、强自身,敢担当、善作为,沉下去、摸实情,懂团结、严管理。同时,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确定形成了常委会决策的“三在先”“三个不”“三做到”,切实保证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的有效工作机制。
学校领导班子开展对照党章找差距专题会议
贯彻新时期党的组织路线,为学校建设发展提供干部保障。校党委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突出政治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形成组织掌握、分类管理、定期分析、动态调整的优秀干部发现识别机制,严格执行“凡提四必”,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同时,严格执行干部任期制,真正实现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干部竞聘大会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净化政治生态,为学校发展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近年来,学校不断健全完善监督体系,通过加大执纪审查力度,压实二级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日常监督工作,落实二级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紧盯敏感时间、关键节点和重点问题,深化作风督查;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畅通举报渠道;建立校内巡察制度等多方面举措,为发展建设提供良好的政治生态保障。
学校召开专项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
发挥二级单位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学校突出政治建设,制定《中共中央民族大学委员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实施方案》,设定111条工作任务,逐条明确牵头校领导与主要责任单位,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进一步完善院(系)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提出学院重大事项由党组织会议前置研究,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三会一课”、民主评议、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增强组织生活针对性、实效性。建设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全国高校“双带头人”工作室,开展校级党建“双创”工作培育、“一个支部一个目标、一个党员一个任务”活动和校级党建课题申报等创新项目,有效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此外,制定“双带头人”培养实施方案,推进“双组织”一体化建设,实现“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全覆盖,建强专职党务干部和组织员队伍。实践证明,党组织在组织协同上的引领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基层党建与学校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广大师生的力量汇聚到了学校的根本任务上来。
舞蹈学院师生党员赴内蒙古自治区镶黄旗开展
“一个支部一个目标,一个党员一个任务”主题采风活动
守好阵地,深化思想政治工作
学校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抓顶层谋划设计、抓“第一课堂”主渠道、抓“第二课堂”主阵地、抓精细化管理服务、抓成长关爱帮扶,着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学校把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鲜明主线,确定了“努力成为全国民族院校乃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排头兵”的奋斗目标,制定出台《中央民族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此外,专门研究制定《中央民族大学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方案》,着力培育和打造具有中央民族大学鲜明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品牌和亮点。
学校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加强思政课程建设,创新思政课程新形式。培育形成了《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与宗教》《中国民族志》《中国民族史》等一批特色和精品课程,着力强化对各族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教育,切实增强各族学生“五个认同”意识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学校通过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系列课程《坚持人民当家作主》、邀请名家大家来校共上一堂《形势与政策》课,以及组织开展以“歌唱祖国”为主题的“音乐大讲堂”、多民族舞蹈视频快闪活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暨改革开放40周年”美术作品展等多种形式,学校思政课在“讲起来”“学起来”“唱起来”“舞起来”“画起来”的丰富实践中,切实增强了吸引力、感染力、生动性和实效性。
张京泽讲授北京市级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第一课
“唱起来”的思政课提供文化育人的“民大方案”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队伍建设。学校独立设置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由党委书记直接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校长直接主讲研究生思政课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配齐配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称评审单列计划、社会实习实践单列经费等特殊支持政策。
张京泽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全国模范教师”杨宗丽给学生讲授中国共产党党史
杨宗丽从教34年坚持用“心”用“情”备课,让思政课不“高冷”
着重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学校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按照“四个相统一”的要求,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主体作用,形成教育、制度、管理、监督并重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同时,建立健全学校领导班子联系人才制度,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
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师德师风建设
深化主题教育,创新载体手段,拓宽阵地平台,打造形成更加丰富、活跃的“第二课堂”实践育人体系。学校抓住重要时间、重大活动等关键教育节点,通过主题班会、主题党团日活动、主题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持续深化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培育形成一批精品校园文化活动。同时,立足“多元一体”的校园文化特色和优势,深入开展实施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学生工作创新项目,营造形成“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团结和睦校园氛围;围绕民族团结教育、少数民族学生学业发展等主题,先后获批建设了共青团中央“全国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市“马克思主义与民族团结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北京高校辅导员“民族·宗教”专题培训研修基地、首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站等特色工作平台,培育形成了“美谈”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室、“芳华”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发展工作室等特色工作项目,有力拓宽工作有效阵地和平台,切实提升工作辐射力和影响力。
迎新晚会《家园》
毕业晚会《再见民大》
“我从延安来”诗颂会
各族师生参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群众性庆祝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