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基层组织建设 >> 正文

中央民族大学“双一流”建设典型案例

发布日期:2020年12月13日 16:35    作者:    来源:    点击:


以党建引领“双一流”建设的民大方略

学校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创建中央民族大学的初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工作方针,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己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引领“双一流”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坚持政治立校,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世界一流民族大学。牢牢把握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把“四个服务”作为办学治校的着力点和落脚点,确立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管理强校、开放办校”五大战略,绘就了“三步走”建设蓝图、七方面战略任务,为“双一流”建设导航定向。

贯彻新时期党的组织路线,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干部保障。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突出政治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2018年换届中提拔了100多名业绩突出、作风优良、公道正派、敢于担当的优秀干部;重用了一些经受了艰苦复杂工作考验、急难险重任务锻炼、吃劲岗位磨练的优秀干部,67名干部因年龄、任期、业绩等原因未获聘;58人次进行了岗位交流,真正实现了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加强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建立优秀年轻干部数据库,逐人施策、重点培养。将学校“双一流”建设任务分解到各单位,制定任期目标,把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促进了对标对表精准施策,有效激发了干部担当作为的精气神。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为“双一流”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健全完善监督体系,为“双一流”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生态保障。2017年对34个教学科研单位开展巡察,是全国首家开展校内巡察的高校,得到中纪委驻国家民委委纪检组和北京市教育纪工委高度评价。2018年开展“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切实转变管理工作作风,以疾风厉势治庸治懒治无为。2019年、2020年分别对涉及人、财、物重点部门开展专项巡察,以巡察监督实效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校典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时代命题,是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学校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制定实施《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方案》,将其贯穿到办学治校全过程。

强化协同机制,打造国家高端智库平台。2020年,入选国家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统合带动一批省部级科研平台,集中优势力量,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获批2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相关科研项目,发挥思想库、人才库、智囊团作用。

深化学术阐释,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全面系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设立专项研究项目,形成浓厚研究氛围。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四个共同”等主题,产生了近百篇核心期刊论文、19部研究著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

坚定“四个自信”,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出民大声音。“十九大”召开后,学校党委书记张京泽出访西班牙、越南等国,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伟大成就;在两会上的提案,被列为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重点提案。杨圣敏、苏发祥、钟焓等一批学者多次在国内外重要论坛上对有关民族宗教历史问题的错误观点发声亮剑。另有21篇资政报告发挥了建言献策的重要作用。

创新教育教学,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业体系、教材体系、课程体系,把好育人方向。实施“民族语专业+”交叉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主编全国高校统编教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史》等特色课程和线上课程,构建具有民族高等教育特色的“六观”教育体系。调整单一民族语言系部成立中国语言文学学部,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同语言环境。

拓宽育人渠道,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实施“民族团结结对共建促进计划”系列品牌,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系列主题活动,以“五个认同”为主线,注重运用中华文化符号,拓展中华文化认识场域,营造各民族师生共学、共事、共居、共乐的校园环境,促进交往交流交融。2019年获国务院表彰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殊荣。

 


引领民族学学科发展的中国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四新”引领中国民族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致力于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族学。

引领学科教学体系建设新标准。承担教育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贯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重大专项课题,牵头制定我国第一部《民族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主编教育部“马工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点教材,主导学科教育教学体系建设。2019—2020年期间建设国内首批民族学学科线上课程,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民族学导论专题》《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史》《文化人类学入门与导读》等课程学习点击量达10万人次。

引领学科本土化研究新方向。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着力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民族学学科、马克思主义民族学人类学中国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国特色“民族”概念体系、兴边富民、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等领域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0项、重点12、一般项目超30项,发表近百项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优秀成果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国家民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项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20余项。

引领人才培养改革新模式。强化本科教学改革,2016年与“双一流”建设同步设立创新实验班“孝通班”,融合民族学、社会学、考古学等学科,实施贯通培养、跨学科教育改革的创新举措,2020年首届孝通班实现100%优质就业升学率;强化研究生培养,是为中西部地区培养民族学高层次人才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高校;注重高端学术人才培养,涌现出一批民族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学者。

引领学科前沿研究新探索。城市民族学、民族艺术学获批北京市高校高精尖学科,实现民族学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拓展了学科研究的广度深度。在全球治理与卫生健康、国别区域研究、“一带一路”民族事务治理等方面开展了前沿探索。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团队在非洲、拉美、中亚等区域的民族志探索,为国内外社会科学及国家外交领域提供了有益经验。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

民大模式

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目标,瞄准国家发展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民族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显著成效,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0项,探索出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四种新模式,为民族高校人才培养树立了示范标杆。

培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型人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推进以“孝通班”“知行书院”为示范的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形成“通识与专业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人文与社会科学交叉”的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具有宽学术基础与多元文化背景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型人才“孝通班”毕业生近30%到世界一流大学深造学习。

培养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以培养“学科基础扎实、具有家国情怀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聚焦“一带一路”建设,实施“俄语+中亚语”和“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实验班人才培养改革,构建“多元文化筑基、文化交流互通、多种语言兼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约20%毕业生到“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继续深造,就业学生中约60%选择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工作。

培养服务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应用型人才。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实施“民族语零起点班”“应用专业+民族语”实验班建设,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国家和民族地区培养了一批法治工作、新闻宣传、信息技术等重要领域既精通专业、又懂民族语的应用型人才。就业学生中法学(民族班)90%以上到西藏、青海、四川等地区司法系统及相关行业工作。

培养传承创新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艺术人才。以服务国家民族文化创新发展为宗旨,实施了“民族艺术英才班”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中华民族艺术优秀传承创新人才;搭建“教学舞台+多维平台+国际交流舞台”的多层多维教学创新体系,作为典型代表参加“国庆”等国家重大活动演出;受邀代表国家出访演出,成为宣传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靓丽名片。

 


打造“5+1+N”思政教育民大特色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打造“5+1+N”(5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思政),形成了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硬核”思政教育体系。

形式多样的思政课程改革,让思政教育“活起来”。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特色课程,实施“部长进课堂”“名师名家进课堂”“全校同上一堂思政课”等改革组织开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会”“爱我祖国兴我中华演讲比赛“歌唱祖国——音乐大讲堂”“我和我的祖国”多民族舞蹈快闪、“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暨改革开放40周年”美术作品展等校园文化活动,让思政课在“学起来”“讲起来”“唱起来”“舞起来”“画起来”的丰富实践中切实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动性、实效性。

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让思政教育“实起来”。实施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专业学院、基层党组织与基层教学组织、各学院与民族地区自治州等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三结对”,从教师培训、思政元素挖掘、学生实践思政体系构建等维度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打造形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科学理论与实践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人文社科类课程思政体系、科学价值精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相结合的理工类课程思政体系、挖掘艺术作品灵魂和引导“六观”塑造相结合的艺术类课程思政体系,打造课程思政金课。

系统完备的保障体系构建,让思政教育“强起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队伍建设,成立由党委书记直接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配齐配强教师队伍,实施教师职称评审单列计划、社会实习实践单列经费等特殊支持政策,5位教师获评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授和特级教师,获批建设全国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论名师工作室、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基地、北京马克思主义与民族团结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北京高校辅导员“民族·宗教”专题研修基地等特色工作平台,切实思政教育强起来


 

勇担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政治活动的

民大责任

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政治活动是中央民族大学的优良传统和职责使命。团结奋进的民大师生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从缺席党和国家重大政治活动,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党和国家重大政治活动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先后组织学生参加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纪念活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每年“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仪式”等党和国家重大政治活动年均组织参与学生覆盖面超过千人次学生参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难忘经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生动课堂。

国庆庆典活动中彰显民大使命担当。在历次国庆庆典中,学校各族师生勇挑重担,充分展示了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和谐共融局面。在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学校3207名师生承担群众游行、广场音乐区表演、联欢活动、文艺晚会演出和志愿服务等5项任务。其中,1842名各民族师生单独组成“民族团结”游行方阵,100名师生组成的合唱团用美妙的歌声在广场音乐区歌唱祖国,700余名各族师生身着盛装在夜晚的天安门广场联欢舞蹈,88名师生在人民大会堂上演“奋斗吧,中华儿女”盛大音乐舞蹈史诗,以最饱满的爱国热情、最昂扬的精神风貌高质量完成国庆任务,获得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2个单位、10名师生获国庆70周年活动总指挥部表彰;伊力尔江·哈力克、泽郎初2名学生在中央国庆工作总结大会上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

国家主场外交和国际舞台上凸显各民族学生综合素养。在北京APEC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等活动中,学校选派近1000人次,承担了外宾接待、会场引导、信息咨询、同传翻译、新闻采集、后勤保障、文艺演出等方面任务,以饱满的精神、专业的知识、热情的服务,受到了主办单位及外宾的高度评价。

 


坚守初心使命的民大教师风范

中央民族大学从延安走来,始终坚持以延安精神滋养初心、淬炼师魂,着力培育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树立了新时代民大教师风范。

传承大师治学精神,育一流学者。建校之初,学校汇聚了潘光旦、吴文藻、费孝通、翁独健、吴泽霖等一批学界名流作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奠基人。学校通过举办名师纪念展出版民大记忆和口述史系列丛书方式,传承弘扬大师精神。在大师风范和大师思想的感召下滋润下,学校涌现了一批以王钟翰、王尧、张公谨、杨圣敏、牟钟鉴、胡振华、戴庆厦班班多杰等为代表的一流专家学者。扎实推进“人才强校”战略,设立“四个层次”人才项目,精心培育一流学者。20162020年教师入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等人才项目和奖项118人次,获评省部级创新团队5个。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做一流贡献。建立重师德师风、重真才实学、重质量贡献的评价机制,倡导广大教师扎根中西部贫困地区,在边疆、在高原、在沙漠、在山区,攻坚克难,为国家战略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奉献。程勇团队克服高原缺氧困难,完成了阿里地区7县353名精神疾病筛查,受到当地干部群众高度赞誉。中国民族语言资源保护研究团队深入边疆村寨、深山大川开展濒危语言调查保护工作,被教育部和国家语委评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先进集体”。

发扬开拓创新精神,展一流风采杨宗丽教授坚守思政课讲台三十余年,被誉为“教师的风范、师德的榜样”,荣获“全国模范教师”。民族舞蹈教育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为全国艺术领域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团队。以蒙曼、曹立波、蒋爱花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教师通过《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学习强国等平台,讲出讲好中华民族传统故事,传播民大声音,助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弘扬,树立了新时代民大教师的新风采

 


决战决胜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的民大行动

“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示。学校坚决贯彻落实指示精神,为民族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为全球减贫贡献中国经验。

聚焦贫困治理,打好特殊类型脱贫“攻坚战”。学校聚焦少数民族、边民、儿童等特殊类型贫困群体和“三区三州”、边境地区等特殊类型贫困地区,深入分析其贫困表现、成因,提出缓解策略,为打好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提供智力支持。相关研究成果获李克强总理等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4次,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15次;被宁夏回族自治区、云南德宏州、内蒙古翁牛特旗、西藏曲水县等地采纳。

扎根民族地区,打好教育扶贫“精准战”。连续选派21届233人,赴青海、内蒙古、云南、湖南、西藏等地区扶贫支教。民族地区贫困与发展研究团队在宁夏“西海固”地区开展教育扶贫(援助乡村小学音体美课堂)的试验,得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采纳和推广;学校附中积极输出优质基础教育办学资源和先进的育人经验在内蒙古、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青海等地创办集团学校15所,惠及各学段各民族学生35000余人;与西藏曲水县深度合作,助力曲水县全面脱贫。

勇挑重担,打好扶贫责任“落实战”。持续派驻干部定点扶贫,选派十二批次百余名干部赴湖南怀化、新疆和田、西藏拉萨、广西德保等定点开展扶贫工作。促成怀化市获得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项目、国家传统村落保护项目、雷电灾害防疫项目等10余项扶贫专项资金以及中国扶贫基金会、企业捐赠资金等近亿元。学校一批杰出校友扎根脱贫攻坚一线,倾心投入,勇于担当,不畏牺牲。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张小娟、累倒在扶贫岗位上的“宁夏回族自治区脱贫攻坚优秀党员”李进祯、殉职在扶贫调研途中的“怀化市优秀共产党员”县委书记蒙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民大表率

中央民族大学作为中华民族团结和睦大家庭的缩影和象征,具有深厚的学术能量与文化底蕴,是“求大同”的典范,发挥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执着继承者、自觉传播者、带头实践者的表率作用。

传承红色基因,铸政治底色民大作为具有红色源流的高校,坚定走出一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惠及人民的“红色育人路”。学校参与发起延河高校联盟,积极开展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好高等教育的有益探索。策划中央访问团受赠锦旗主题展,编创《我从延安来——庆祝中国共产党延安办学八十周年主题晚会》,举办电影《为国而歌》、音乐剧《石榴红了》北京首映会等红色经典活动,将延安精神与红色基因在师生中广泛传承。

彰显团结,铸和谐共融特积极建设全国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市马克思主义与民族团结教育协同创新中心、首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站等多个工作实践创新平台,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理论探索和工作实践;丰富工作载体、创新方式方法,探索形成了民族团结结对共建、《爱我中华》韵律操、“石榴籽”艺术团、民族学生健康成长关爱帮扶、爱国主义教育同心圆”等品牌项目,“育人”与“育心”相结合,成为新时代多元和谐共融的“模范生”。

交往交流交融,铸一体本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以“民族情文化结爱国心”为实施主题,以“五位一体”思政课体系为课堂教育主渠道,以“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展等主题活动、《家园》《再见民大》等品牌晚会、大学生民族地区社会调研为实践平台,大力营造“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的校园文化。开设内蒙古乌兰牧骑音乐创作、舞蹈编导高级研修班,组织“争做乌兰牧骑文艺轻骑兵”主题活动,大力弘扬新时代乌兰牧骑精神。蒙曼等学者通过《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等平台普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