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民族大学委员会
一、背景
中央民族大学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政治坚定、素质过硬、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各民族优秀人才作为自己的使命与责任。学校经过近80年的建设,已成为培养少数民族杰出人才和民族团结表率的摇篮。
迈入新时期,学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通过成立中国语言文学学部,不断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破解了原少数民族语言院系学生民族内聚性强、相对集中的问题,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全面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育人阵地的建设。
二、主要做法
学校中国语言文学学部的成立和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5个系、3个学院、1个研究院的3000余名师生,涉及人员范围广、民族成分多、关注度高,调整的成败、成效直接关系到学校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改革发展大局和校园和谐稳定。为达到预期目标,学校领导班子精心谋划、反复论证、推动实施,确保调整工作顺利进行,取得实效。
(一)加强学习研究,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学校的贯彻落实
学校领导班子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主线,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思考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制定实施《中共中央民族大学委员会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方案》,学校党委书记张京泽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新发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结合,统筹推进学部制改革。
(二)广泛调研反复论证,精心制定调整方案
广泛调研、深入论证。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亲自带队分赴新疆、广西、四川等地开展调研,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地区高校在少数民族语言院系设置、民族团结教育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校领导亲自主持,召开校内师生座谈会,围绕少数民族学生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学生发展方向等问题与一线师生代表交流,听取意见建议;组织召开校内外专家座谈会,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张政文、西南民族大学校长曾明等校内外多位语言文学专业的专家从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学科发展的角度开展多次研讨与论证,制定调整建设论证报告,最终报国家民委审批出台《中央民族大学成立中国语言文学部的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精心谋划、科学布局。《方案》对学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相关院系进行了优化调整,成立中国语言文学学部,下设3个学院和1个独立的科研平台,其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整合了原有的6个以单一民族独立设置的实体系或专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蒙古语言文学系、朝鲜语言文学系、维吾尔语言文学系、哈萨克语言文学系以及藏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基层教学组织。学部负责统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建设工作,推进跨学院科研平台建设,相关学院作为学校的处级教学科研实体,负责组织实施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业务工作。
(三)周密安排,确保《方案》落地有条不紊
校领导亲自部署,推动高效实施。《方案》获批后,学校党委书记张京泽同志第一时间主持召开校领导班子专题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工作思路。成立由校领导牵头的专门工作组负责该项工作。召开相关院系全体教职工大会,宣布《方案》,全面深入说明本次院系调整的背景意义、调整方式、学院发展方向与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在广大教职员工中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院系调整的工作日程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同时由每位校领导带领由学工部、教务处、资产处、财务处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工作组,分赴相关院系,高效推进调整工作。
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和学生工作队伍力量。在中国语言文学学部的改革中,建设好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是关键,为此,学校在编制、结构等方面予以特殊倾斜和有效保障,选优配强学院领导班子和学生工作队伍力量,由学校1名党委常委、副校长直接担任学院党委书记,同时配备了来自汉、维吾尔、哈萨克、藏等等多个民族的6名党团和学生工作办公室专职干部,切实增强学院党团和学生工作队伍力量,切实加强党对学院工作的领导。
加强宣传引导,正确舆论导向。及时将院系调整情况通过学校网站、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媒介进行宣传,使院系调整“整合资源、凝练方向、推进学科内涵式发展、铸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传导至每一名师生,避免了不明真相人员以讹传讹和不良用心人员趁机恶意炒作情况的发生,保证了舆情的稳定可控。
(四)全面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突出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人才培养理念,实行学生混合编班、混合住宿,教师按照学科专业编入教研室、成立党支部、开展教研和主题教育活动等管理模式,创造各民族师生共学、共事、共居的条件与环境,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将原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蒙古语言文学系、朝鲜语言文学系、维吾尔语言文学系、哈萨克语言文学系以及藏学研究院等6个各自独立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统一整合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并自2019级开始探索实行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2+2”人才培养模式,即前2年采取以学习通识教育和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基础课程为主的打通式培养,后2年采取以按语种方向学习专业课程为主的分类式培养,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授课比例,切实增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交往交流能力和团结共融意识;加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中国历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国民族史》《宗教学导论》《中国文化概论》等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建设,强化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五个认同”意识。
三、基本成效
学部制改革是学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适应新时代民族工作需要和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做出的重大举措,对于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学科资源优化整合以及推进创新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进一步加强了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学部制改革选优配强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领导班子和学生工作队伍力量,由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直接担任学院党委书记,配备6名党团和学生工作办公室专职干部,切实增强了学院党团和学生工作队伍力量,有利于学校党委进一步贯彻落实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发挥好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混合编班、混合住宿让各民族学生住在一起、学在一起,各民族学生在学院的鼓励下开展了“学各民族同学的一句话、一篇故事、读一本书、唱一首歌、跳一支舞”的“五个一”活动,各族学生在深入的交往交流交融中,精神风貌昂扬向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团结大家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环拥抱在一起,共同践行“美美与共”的大学文化,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学科特色得到凸显,综合优势进一步发挥。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及其下设的二级学科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都是学校历史悠久的学科,尤其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更是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学科。本次调整进一步整合了学科资源,强化了统筹统领,科学管理,发挥集团化作战优势,打破了原有语言语种间的壁垒,促进了多语言多语种之间的交叉、对比、融合,充分发挥了学校多语言多语种多元文化的团队优势,回归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主流,在主流中彰显特色,在特色中争创一流。
(四)“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机制逐渐形成。将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各方向整合在一起,制定精细化的、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夯实学生的语言文学学科基础,坚持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相结合,进一步深化了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模式,是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一次有力尝试。
四、启示
(一)学校改革发展要坚持服务国家战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服务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学校在改革发展中要始终牢记初心使命,深入服务国家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开启学校创新发展的新征程。
(二)学校改革发展要坚持党的领导。学部制改革是学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适应新时代民族工作需要和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做出的重大举措,改革能取得初步成效,也正是学校党委的顶层设计、学院党委的扎实推进,校领导深入院系、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广大党员教师积极响应,全体师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创新的精神支持和参与改革,确保取得实效。